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当代传播杂志 > 公民新闻的三种类型及其政治意义

公民新闻的三种类型及其政治意义

当代传播杂志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从我国公民新闻报道内容的独特创造及公民记者报道某则公民新闻的主要目的之视角,可将目前我国公民新闻作品区分为三大类:利益诉求类、探询真相类、社会动员类。利益诉求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议题式抗争活动,是抗争政治的反映;探询真相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主动挖掘事件信息曝光事件真相的新闻,是对信息政治的吁求;社会动员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参与相关社会活动的新闻,是责任政治的体现。
【关键词】 公民新闻; 利益诉求类; 探询真相类; 社会动员类; 政治意义;
引言:

【引言】2004 年,学者邵培仁、章东轶将市民新闻学这个的概念引入国内。2006 年,学者范东升主张将其直接表达为“公民新闻”。范东升认为“, 国民”与“公民”,前者是总体概念,后者则是个性化概念,“市民”则将“村民”和“农民”等排除在外,因此他认为,“公民”更符合这个概念的意义与精髓,与“国民”、“市民”相比,“公民”更准确地反映了ci t i zen 的法律内涵。①基于公民比市民所指范围更广,以及中国拥有8 亿农民的现实和法律上公民具有法律权利和义务等原因,范东升“公民新闻”的提法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应用。

作者:
申金霞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