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新闻界杂志 > 新闻文本开放式与封闭式的传播机理

新闻文本开放式与封闭式的传播机理

新闻界杂志
Press Circl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新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记者不仅要报道事实,还要充分考虑传播的社会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新闻文本不仅存在开放式,还存在封闭式。新闻文本是传、受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进行交流、沟通和互动的中介,既反映着传播主体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水平,也直接影响着新闻接受主体的信息收受活动,两种不同呈现方式的新闻文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各有其传播功能。本文探讨了两种不同新闻文本的传播功能及具体运用。
【关键词】 新闻写作; 阐释学; 传播价值;
引言:

【引言】自阐释学兴起以来,文本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不论作品的文体、文风、结构呈现出何等的多样性,总体而言,文本大致只有两种形态,罗兰·巴特将其概括为“读者式”倾向文本和“作者式”倾向文本。约翰·费斯克进一步展开说明,指出“读者式”文本吸引的是一个在本质上消极的、接受式的、被规训了的读者,这样的读者倾向于将文本意义作为既成意义来接受,没有他义性解读,属于一种封闭式文本(closed texts)。与之相对应的“作者式”文本则要求读者去重新“书写”文本,并从中创造出新的意义,是一种开放式文本(open texts),它凸显了文本本身的“被建构”,邀请读者参与意义的建构。判断一个文本是开放式或封闭式,主要看文本表达的内容是单一的还是多义的、读者阅读文本时解读出来的意义与作者表达的意义是基本吻合的还是有出入的。封闭文本应该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读者理解的意思大体一致,用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的话说,封闭式文本就是“要在一个大致精确的经验读者群之中,激起精确的反应⋯⋯让读者沿着文本预先设定的路线走下去。”

作者:
闫洁;蓝东兴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