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对中国叙事文学传统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中国叙事文学基于圆形思维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与西方叙事文学在观念、结构、表现方式诸方面有许多不同;这种潜隐的圆形结构对应着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具有广泛丰富的适应性和包罗万象的生活涵容力。以这个动态的圆为逻辑起点,中国叙事文学或截取圆形运行的片断,或捕捉众圆的交叉点,为正文叙事提供丰富的参数叙事。阴阳两极是圆形结构运转和破毁的内在驱动力,它们的空间位置有相离相对、相接相间、相含相蕴、相聚相斥四种形式,为叙事操作输入对立、冲突、中和、转化的活力。同时,圆形结构和阴阳互动的方式,决定了中国叙事作品采取流动的视角,并具有流动多端和层面超越的特点。
【关键词】 中国叙事学; 逻辑起点; 圆形结构; 叙事作品; 叙事主体; 《三国志演义》; 操作程式; 叙事文学; 《红楼梦》; 《道德经》;
引言:

【前沿】中国叙事文学具有自成特色的体制、模式、趣味和评价系统。这个体系尽管由于包含着人类共性而与西方体系存在着重叠互证之处, 但更带有本质意义的, 是它撰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与西方体系存在着偏离和异质, 相互间构成了对峙而又互补的张力。中国有两句获得共识的话, 就是: 意在笔先; 以心运文。这就承认了心中意下的体验参悟, 是‘篇作品的先入的存在和内在的驱动力。带点神秘色彩的所谓“ 意君” 、“ 心王” 一类概念, 就表明“ 意” 和“ 心” 对各种行为规范、包括叙事行为规范, 具有先行、运作, 甚至君临、主宰的功能。这种“ 意” 和“ 心” 是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 它要求在叙事立言之时, 首先要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达造化之妙、体人伦之微, 从而达到叙事立言中主体和客体的融合。

作者:
杨义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