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新闻知识杂志 > 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以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例

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以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例

新闻知识杂志
New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将信息传播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于少数民族窥望他民族形象,展示本民族形象而言,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例,梳理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聚居区大众传播新格局,分析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的影响,并就如何运用大众传播有效促进重庆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提出对策。
【关键词】 大众传播; 少数民族; 现代性形象建构;
【基金】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与重庆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0QNRW48)研究成果;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乌江流域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从传播学视阈看民族文化解构与建构》(项目批准号:2012Y04)阶段性成果
引言:

【引言】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人类电子通讯技术水平的提高,全球化时代也随之而来。世界日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性演变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现象。对于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的少数民族而言,现代化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现代化过程中,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认为,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是指少数民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适应社会发展及现代生存环境而进行的自我形象改造与重构过程。“现代社会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促成了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①一方面,以报纸、电视、广播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介不断进行数字化革新,另一方面,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发展迅猛,并以无孔不入之势迅速进入人们生活。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的延伸,任何一种媒介对我们来说都是外在化的客观事物,它们会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反过来制约和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人类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不仅传统媒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介,都力图通过大众传播发挥其强大的信息传播优势和功能,为人们“放眼看世界”和“向世界展示自己”提供技术条件和现实可能,这对长期以来生活在边远地区或内陆腹地、对外交往不便的少数民族窥望他民族形象,展示本民族形象而言,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本文以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例,指出新媒介环境下少数民族大众传播出现新格局,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就如何运用大众传播有效促进重庆少数民族现代性形象建构提出具体建议。

作者:
陈艳花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