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社会科学论坛杂志 > 哲人其萎乎?—郑晓江老师的生活与学术

哲人其萎乎?—郑晓江老师的生活与学术

社会科学论坛杂志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正>癸巳年正月初八,小年刚过,就传来郑晓江老师仙逝的消息,真是让人难以置信。郑老师的精力多么充沛,他的生死哲学体系正在完善,他的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正如火如荼,他怎么舍得突然离开我们?我们赶紧订了车票,急忙赶往南昌,亲送老师最后一程。车到南昌,窗外凄风苦雨,灰沉沉的天空竟飞起了小雪,使得凌晨的南昌更加冰冷刺骨。我们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但思绪却伴随着雪花飞回到二十年前从游郑老师的学生时代。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 生命教育; 老师; 生死哲学; 中国哲学史研究; 神游; 人生哲学; 死亡智慧; 学术; 死亡哲学;
引言:

【引言】南昌大学求学的三年中,最美好的莫过于在神游斋度过的时光了。神游斋坐落在红楼二号楼的最西南角落。二号楼是南昌大学青年教工宿舍,著名的筒子楼。每次走进二号楼,绕过一路的锅碗瓢盆,午餐晚餐的时候更是需要穿越全国八大菜系的芬芳,我们才能顺利到达三楼书香四溢的书斋。神游斋是我见过的最简陋的书斋,走进书斋,豁然一张超大的课桌摆在门前,这是学生宿舍都能见到的课桌,两边各有两个大抽屉,门向上开,合上有点向下倾斜,这是我们上课的桌子,也是郑老师招待客人的多功能茶几和饭桌。课桌两旁是四个简易的书架,堆满了中国哲学、人生哲学的书籍,都快堆到天花板了。靠窗有一张双人沙发和一张平面的书桌,沙发上面总是堆满杂志和信件,书桌不大,上方有一个奖牌,印象中是郑老师的《中国死亡智慧》在台湾的获奖和认可。书桌两侧墙上各有一个水泥铸成的壁橱,没有门,可以放书或杂物,上面堆满了一个又一个牛皮纸袋。有一次郑老师得意地对我们说,这些牛皮纸袋里都是他做的读书笔记,每一个袋子都分好了类,都可以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作者:
朱人求;王玲莉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哲学系; 厦门大学国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