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社会学研究杂志 > 臧村“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一个地权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臧村“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一个地权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社会学研究杂志
Sociological Studi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以周雪光的"关系产权"为学术起点,基于产权研究的社会视角提出了"关系地权"的分析性概念,明确了其原则、层次和类型,尝试构建一个地权研究的分析框架,用以观察和分析当下中国乡村的地权制度与乡村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并用臧村的几个典型农地纠纷案例予以经验支持。研究发现,在以臧村为代表的村落中,"关系地权"的强力原则在地权配置实践中占据强势地位。在市场化、城市化日渐深入乡村共同体的背景下,一个围绕农地牟取私利的"谋地型乡村精英"逐渐形成。作为新时期乡村社会结构的实体要素之一,该群体的行为对当代中国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体、以"均等原则"为特征的地权分配方式起着严重的扭曲和变形作用。
【关键词】 经济社会学; 关系产权; 关系地权; 谋地型乡村精英;
引言:

【引言】在学术界,围绕“农地集体所有制该如何改革”的学理争论向两个方向展开,一是沿着新古典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框架进行,其基本命题是“产权是一束权利”,即产权界定了产权所有者对资产使用、资产收益、资产转移诸方面的控制权,为人们的经济行为提供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保证了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效率。一句话,农地产权越清晰,农民在农地上投入的积极性就越高,对未来农地收益的预期就越大,使用越有效率( 李成贵, 2000; 杨小凯, 2004: 19 - 26; 周其仁, 2002, 2004) ,这种农地资源配置的市场逻辑演化的结果最终必然指向农地的私人所有制度。

作者:
臧得顺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