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近年来,对中国农民自杀现象的研究逐步从公共卫生学领域延展到社会学领域,并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的趋势。社会学领域的农民自杀现象研究承接了迪尔凯姆(1996)开创的实证主义传统,将自杀看做是一个社会事实,从支配个体行为的社会结构出发展开分析。综合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社会学进路的农民自杀研究聚焦于家庭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区分为两种视角:其一是静态的研究视角;其二是变迁的研究视角。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吴飞,他认为过日子和做人是家庭生活的核心,自杀是由农民在过日子的过程中追求家庭内部的正义所导致的(吴飞2007/2009)。吴飞的研究聚焦于其调查时的特定时间点,将自杀研究抽离了村庄基础和时空场域,以静止的视角孤立地来看待农民的自杀现象,这就必然造成其理论存在内在的缺陷,影响其联系实际的实践解释力,既不能解释农民自杀率变迁的时代特征,也不能解释农民自杀率呈现出来的区域差异特征。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