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统计与决策杂志 > 人口生命表编制的一种新方法:死亡结构法

人口生命表编制的一种新方法:死亡结构法

统计与决策杂志
Statistics and Decis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文章利用我国第五、六两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伐尔、寇尔、指数三种方法,编制中国2000年和2010年男性、女性和全体(平均)人口完全与简略生命表,同时采用了直接计算预期寿命法直接计算预期寿命。探讨了"死亡结构法"编制人口生命表,并编制了"两普查年"中国男性、女性和全体的6张完全生命表以及其他生命表,结果与"三法"基本一致。
【关键词】 中国; 人口普查; 生命表; 死亡结构法;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BTJ013)
引言:

【引言】人口生命表自英国统计学家约翰. 格兰特(JohnGraunt,1920~1674)首次编制,几百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人口、生物、保险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果。人口生命表编制的核心是:用粗死亡率mx导出死亡概率qx,在假设同时出生的一批人l0下导出尚存人数,进而推算出平均预期寿命。由于qx的不同计算方法,导致有不同称谓的编表方法。我们用全国2000 年和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进行了多方法、多方案模拟,对编表的方法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编表方法——死亡结构法。传统的人口生命表编制技术已十分成熟,其表遍布世界,联合国人口司非常重视,以158 张男性和158 张女性生命表编制了1955 年模型生命表;用36 张男性和36 张女性生命表又专为发展中国家编制1982 年模型生命表。但这些表未包括世界人口第一的中国。

作者:
杨泽祥;赵萍;王欣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云南电网公司物流服务中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