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统计研究杂志 > 核心通货膨胀扣除食品的可行性检验

核心通货膨胀扣除食品的可行性检验

统计研究杂志
Statistical Research
查看全文
摘要:
【内容提要】对于广泛使用的通过扣除食品和能源来度量核心通货膨胀的方法,中国学者对其在中国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本文在分析核心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根据2001 年1 月至2013 年5 月中国CPI消费价格分类指数数据,应用Vahid 和Engle( 1993) 提出的基于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模型的时间序列长期成分和短期成分分解技术,对核心通货膨胀扣除食品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食品价格既是中国整体CPI的短期主导力,又是长期主导力。因此,通过扣除食品度量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并不符合核心通货膨胀的本质内涵。进一步,本文提出了关注CPI 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核心通货膨胀; 食品; 共同趋势; 共同周期; 长短期主导力
引言:

【引言】众所周知,《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其中“保持货币币值稳定”的直观表述就是保持通货膨胀水平的稳定。那么,如何科学地看待通货膨胀水平,这是社会公众、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曾经指出,“国际上判定通货膨胀,更重要的是要看核心CPI,所谓核心CPI 是扣除食品和能源消费之后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情况”①。国家统计局也曾明确表示,“判断通货膨胀要看CPI,但是不能单纯看CPI 的增长幅度,要看它的结构”,也就是要关注核心通货膨胀( Core Inflation) 。所谓核心通货膨胀,通常的度量方法就是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通货膨胀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在2013 年1 月开始官方发布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 数据。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核心CPI 数据来看,2013年1 月至5 月的核心CPI 分别为1. 50、1. 80、1. 90、1. 80 和1. 80,而同期的CPI 为102、103. 2、102. 1、102. 4 和102. 1,可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 数据均小于CPI。针对判断通货膨胀的重心是关注核心通货膨胀的观点,社会各界有不同的声音。2007 年第2 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分析价格形势时,不应只关注剔除食品的核心CPI,对食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也须予以足够重视”。春来( 2007) [1]认为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核心通货膨胀可能低估通货膨胀风险,掩盖了通货膨胀的真相。

作者:
谭本艳 黄双超;
作者单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