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成为考验全社会的“时代病”。狭义上,青少年犯罪是指14 周岁到25 周岁之间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①2012 年1 月10 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十五”期间青少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 年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② 青少年犯罪数量的上升,暴力行为的增加等特点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探索我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应对策略,需深入准确地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发生规律、发展趋势和最新特征。世界各国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可谓是用尽各种方法,如社会控制理论是运用实证研究范式得出的解释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有影响力的理论,在研究青少年犯罪领域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相关数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控制理论解释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价值。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