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社会工作杂志 > 底层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反思—以E社工站为例简

底层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反思—以E社工站为例简

社会工作杂志
Journal of Social Work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E社工站自运营至今,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能力与改善亲子关系等方面已初见成效,但还存在实践困境:服务对象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存在厌倦、散漫、抵触等消极情绪,且评估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本文尝试借助底层视角“还原历史”的叙事方法、注重解读“隐藏的文本”以及由微观个体切入宏观结构的理念来解释该现象,希望为解决类似困境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底层视角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困境
引言:

【引言】农村社会工作是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的产物,国内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经历了从知识分子的尝试到发展停滞再到多力推动的恢复发展等阶段(杨发祥、闵慧,2011)。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宏观层面的路径探索,就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方向展开探讨。就理论视角选择而言,在克服传统“问题为本”的扶贫视角带来的弊端基础之上(张和清等,2008),存在增权理论和优势视角的应用偏好,因为农村居民整体处于“能力和资源缺乏”的状态(聂玉梅、顾东辉,2011)。就实践方向选择而言,以强调注重本土文化因素为主,如学者王思斌(2001)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以中国本土的文化与现有的经济制度为参考,在此基础上采取依靠原有体系、注重生活文化的策略。

作者:
万江红;黄晓霞
作者单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