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农村社会工作是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的产物,国内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经历了从知识分子的尝试到发展停滞再到多力推动的恢复发展等阶段(杨发祥、闵慧,2011)。目前,学术界关于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宏观层面的路径探索,就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方向展开探讨。就理论视角选择而言,在克服传统“问题为本”的扶贫视角带来的弊端基础之上(张和清等,2008),存在增权理论和优势视角的应用偏好,因为农村居民整体处于“能力和资源缺乏”的状态(聂玉梅、顾东辉,2011)。就实践方向选择而言,以强调注重本土文化因素为主,如学者王思斌(2001)认为社会工作本土化需要以中国本土的文化与现有的经济制度为参考,在此基础上采取依靠原有体系、注重生活文化的策略。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