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社会工作杂志 > 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应急措施对完善中国灾害应急体制的借鉴意义简

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应急措施对完善中国灾害应急体制的借鉴意义简

社会工作杂志
Journal of Social Work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1995 年1 月发生的“阪神大地震”是日本自1923 年关东大地震以来受灾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在这次破坏性超强的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立即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展开了救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应急措施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致使救灾效率和成效大打折扣。我国应该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建立一个完善的灾后应急管理体制,方能为救灾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最大程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阪神大地震应急措施应急管理体制
引言:

【引言】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地震灾害不断,除了2011 年3 月11 日发生的东北地区里氏9 级特大地震灾害之外,其中1995 年1 月17 日发生的里氏7.2 级的阪神大地震①是自1923 年关东大地震以来规模较大的一次地震。这次地震共造成6432 人死亡,3 人失踪,43792人受伤,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根据国土厅的不完全调查,截至1995 年2 月14 日,地震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九兆六千亿日元,其中建筑物损失约为六兆三千亿日元,交通设施损失约为两兆两千亿日元,基础设施建设损失约为六千亿日元,其他约为五千亿日元(日本内阁总理府阪神淡路复兴对策本部事务局,2000)。

作者:
孙继强;刘志强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