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心理与行为研究杂志 > 不同评价情境中高中生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简

不同评价情境中高中生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简

心理与行为研究杂志
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与情境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探讨高中生自尊对自我妨碍的影响。结果发现:(1) 高中生自尊对行为式自我妨碍有显著影响,低自尊者更倾向于采用行为式自我妨碍;(2) 评价情境对高中生行为式自我妨碍有显著影响,社会评价情境下,高中生更倾向于出现行为式自我妨碍;(3) 高中生自尊和评价情境在行为式自我妨碍上有显著交互作用,高自尊者在自我评价情境中的行为式自我妨碍最少;(4) 高中生均倾向于采用自陈式自我妨碍。
【关键词】自尊,自我妨碍,评价情境。
引言:

【引言】自我妨碍( self-handicapping),也称自我设限,即当个体面临被评价的威胁时,为了保护或提高自己的自尊而做出的一系列对自我成功不利的言辞或行动(Tice,1991)。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我妨碍是一种无意识行为,也有学者认为他是一种防御机制。比如,学生在一定压力之下,会出现装病、逃课和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情况,这样就为自己的学业成绩的不理想找到了理由,避免将其归因为能力低下,成功的维护了自尊。也就是说,个体出于对自尊的保护,倾向于采用自我妨碍策略。自尊是自我意识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也叫自尊心,它是个体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言行、维护一定荣誉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自我意识倾向,是一个人尊重需要的反映( 杨丽珠,张丽华,2003)。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妨碍是一种不良的应对方式,自尊是失败感的晴雨表( 李晓东,袁冬华,2004),当自尊受到威胁时,个体往往采用该策略来保护或提升自尊。自尊与自我妨碍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
张丽华;邱芳;郭琪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