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世界宗教研究杂志 > 汉地佛教的论义—以敦煌遗书为中心

汉地佛教的论义—以敦煌遗书为中心

世界宗教研究杂志
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高僧传.道安传》中"学不师安,义不中难"一语,表明论义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有过重要影响。敦煌遗书中新辨识出的论义文,帮助我们解决了以往论义研究存世资料有限的困难。本文以敦煌遗书中论义文的释读为基础,结合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论义的记载,从论义与论端、论义程序、论义失误、举行论义的时间和论义文五个方面,率先对汉地佛教论义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关键词】 论义; 论端; 立义; 论义文; 敦煌遗书;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资助项目“敦煌佛教仪式文献研究”阶段成果
引言:

【引言】《高僧传》记载道安被苻坚掳到长安后,“京兆为之语曰: 学不师安,义不中难”。① “义不中难”在唐宗密《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一记作“义不堪难”,② 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三十六、祖琇《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三、本觉《释氏通鉴》卷三记作“义不禁难”,③ 说明“义不中难”就是“义不堪难”、“义不禁难”,义指义解、立义、论义,“学不师安,义不中难”的意思是,如果不以道安为师,向他学习,论义时立义就经不起问难。

作者:
侯冲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