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王徵( 公元1571—1644 年) ,陕西泾阳( 原陕西泾阳鲁桥王家堡) 人,字良甫,又字葵心,号了一道人或了一子,又号支离叟、景教后学、崇一堂居士,天主教圣名斐理伯( Philipe) 。王徵24 岁(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 年) 乡试中式,52 岁( 天启二年,公元1622 年) 会试中式。王徵大约于会试期间,在北京接触西方传教士而受洗入教,据推算王徵入教不会早于四十五、六岁①。王徵曾任直隶广平府、扬州府推官和山东按察司佥事、辽海监军道等职。后因辽海军务兵变,王徵受牵充军得遇赦,晚年归乡田野,捐资于鲁桥镇建造教堂,且践行天主教信德。王徵为官期间与外国传教士积极翻译介绍西方科学著作,于晚年更加勤于著述。同时积极整理出版有关著作,在乡间创办“仁会”以赈灾救贫。明末李自成攻破西安以后,派使邀请王徵,王徵以死相拒,表明忠于明廷之心,得知李自成占领北京的消息,遂绝食七日而亡。王徵逝世后,其家属及族人将其安葬于三原县杨杜村东北五里辘辘把塬上,至今祭扫不断。根据王徵的历史贡献及其陵墓的文化价值,1992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王徵陵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当年4 月20 日立文物保护碑。如今,王徵墓葬正在迁建之中②。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