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世界宗教文化杂志 > 伊斯兰教的新兴宗教运动—赛莱菲耶

伊斯兰教的新兴宗教运动—赛莱菲耶

世界宗教文化杂志
The Religious Cultures in the World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赛莱菲耶"源于阿拉伯文al—Salafiyyah一词,意为"纯洁的先辈",劝诫穆斯林回到伊斯兰教的原典中,严守先知穆罕默德时代、再传弟子时代及三传弟子时代的伊斯兰教。近年来,西方和穆斯林世界的学者,一起合作对赛莱菲耶及其全球发展进行客观研究并出版研究论著《全球赛莱菲耶——伊斯兰教的新兴宗教运动》A。本文是对该书导言前半部分的编译,主要阐述赛莱菲耶的思想、特点,它在实践中的延展性和歧义性,以及赛莱菲耶的认同建构能力。
【关键词】 伊斯兰教; 赛莱菲耶; 基本思想; 认同; 赋权;
【基金】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伊斯兰教新兴教派赛莱菲耶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YJA730006
引言:

【引言】9·11 之前,除了吉利斯·凯佩尔(Giles Kepel)、莱因哈德·舒尔茨(Reinhard Schulze)外,很少有学者研究作为一种全球现象的赛莱菲耶。其他研究全球范围内的现代伊斯兰教的学者,如奥利弗·罗伊,把赛莱菲耶视作“新复兴主义”的一部分,把赛莱菲耶与其他运动联系在一起。沙特阿拉伯把赛莱菲耶或瓦哈比作为其历史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巴基斯坦情况相近,圣训派和迪欧班德(Deoband)很活跃。当20 世纪90 年代赛莱菲耶传到欧洲时,它曾引起学界关注,但对赛莱菲耶的研究只是地方性的、一般意义上的并且大多与激进主义相关。很多研究由人类学家开展,它与全球运动的关系尚不明确。9·11 之后关于赛莱菲耶和瓦哈比的著述很多,但大多透过“安全”研究来审视,或是流行的观点,把瓦哈比等同于暴力。本书致力于对赛莱菲耶的客观研究并回答以下问题:赛莱菲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赛莱菲耶为何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它与政治及暴力之间有何关系?

作者:
杨桂萍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