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先秦文献中的琴瑟与《周公之琴舞》的成文时代

先秦文献中的琴瑟与《周公之琴舞》的成文时代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通过文字构形、出土文献、传世经籍和出土实物的调查得知:瑟早于琴,瑟与琴两种乐器不是如夫妻相伴,而是兴衰交替,其交替过程从春秋到战国渐进。瑟在春秋时期多用于宴乐抒情,与钟鼓是隆重之乐相对立。《周公之琴舞》周公与成王诗前面的序中出现的"琴",应当是战国时代重新组织编排所致。先秦文献不论是内容、语言形式还是组织结构,大都是在流传过程中层累而成,不能妄断真伪。盲目信古与盲目疑古都有害无益。随着出土文献的大量出现,逐渐具备了分层剖析的条件,对古书形成、语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定当更加深入。
【关键词】 瑟; 琴; 《周公之琴舞》; 宴乐抒情; 庙堂雅乐;
引言:

【引言】琴、瑟均是弦乐器,这两种乐器在先秦文献中多有记载。瑟的鼓奏方法现已失传。现行古琴与战国、秦汉出土的琴在形制上有较大差别。本文所论以先秦出土器物为据。琴与瑟的形制从出土实物上看最大的区别有三: 一是箱体不同,瑟是长方形板箱体,琴是束腰翘尾的半箱体; 二是弦数多寡相差悬殊,战国瑟以二十五弦为常见,目前所见最少的是十九弦,琴以十弦为常见; 三是瑟弦下有可推移的柱,琴则没有。

作者:
李守奎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暨人文学院; 吉林大学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