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从君民关系之“取譬”省察民本思想

从君民关系之“取譬”省察民本思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对君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形象地表述为如下种种"取譬":君舟民水说、君原民流说、君为元首民为手足说、君心民体说、君山民地说、君亲民子说和牧民说。这些说法凸显了民在王朝国家存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至于"民"被视为"本"。究其原因,不过是由于民能致力于"本业"即农业和民是国家的构成要素。如果结合君主在整个国家或政事中的主宰地位来看,"以民为本"便成为"以君为本"的工具性手段,民之重要就淹没于其卑微的身份地位中。然而,民又是影响江山社稷存亡的巨大力量,这就造成了君主对民仁爱、畏惧交加的矛盾心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思想有本质之差异。
【关键词】 君民关系; 以民为本; 民本思想;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58);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2QY02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B003)
引言:

【引言】当代中国要进一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关键应坚守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彰显和明晰“以人为本”的政治意义,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为此,首先要澄清它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之本质差异。事实上,不论是盛行于古代的民本思想,还是今天力主的“以人为本”思想,它们的共通之处就在于: 一个社会如何理解“人( 民) ”以及当政者如何对待“人( 民) ”。中国古代社会对“人( 民) ”的理解乃至对待,主要是从现实的政治统治出发。从根本上说,就体现为如何认识和处理君民关系。本文力图就此对民本思想予以省察。

作者:
颜德如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