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辽宁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

辽宁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辽宁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阶段,思想观念的非直接现实性、制度的刚性特征等决定了辽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辽宁应从改善制度供给入手,通过完善科技资源配置制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与动力,完善协同创新制度、科学核算制度,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吸引,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克服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障碍,实现发展价值观念、主导生产要素、发展目标、技术创新途径的转变。
【关键词】 辽宁; 创新驱动发展; 制度保障;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1YJC63009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探索导向类重点资助项目(N110214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12CZZ055);东北大学“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助项目
引言:

【引言】创新驱动发展是指通过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知识和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创新驱动最早由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他以钻石理论为研究工具,从竞争现象中分析经济的发展过程,提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生产要素驱动(factor-driven)阶段、投资驱动(investment-driven)阶段、创新驱动(innovationdriven)阶段和财富驱动(wealth-driven)阶段。他认为,在创新驱动阶段,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可以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并实现科学管理。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将这一战略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指明了方向。此后,许多省市制定并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政策。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等传统发展模式影响较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根据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人均GDP、产业结构以及研发强度等指标测算,认为辽宁与山东、湖北、福建、四川等5个地区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阶段。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探讨辽宁如何突破制度瓶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李丹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