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基于TPB的应届本科生报考公务员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TPB的应届本科生报考公务员影响因素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通过抽样调查,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公务员报考行为意向模型,模型变量包括报考意向、报考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信念、规范信念、行为控制等。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研究结果显示,参数估计精度较高且合理,各项模型拟合检验值都达到要求,能够较好地预测公务员报考行为意向。研究发现,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报考态度对报考意向影响显著,其中主观规范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居中,报考态度影响最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务员报考持续升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务员; 计划行为理论; 行为意向; 影响因素;
【基金】 东北大学“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助项目
引言:

【引言】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公务员公开招考,2001年起实行公务员网上报考,2005年起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放宽了户籍、政治面貌、专业等限制。与此同时,公务员报考持续升温,据统计,2001年有3万多人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2011年上升至141万人。从招考比率看,2001年“国考”录取率为13.7%,2011年录取人数虽然比2001年增加了近3倍,但由于报考人数的剧增,录取率仅为1.15%。公务员报考热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公务员职位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但同时也反映了当前部分大学生求安图稳的思想意识,缺乏开拓创新、自主创业精神,更是反映了加快公务员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加快改善市场环境、优化创业氛围、容纳多元创新人才的迫切形势。本研究借鉴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behavior,简称TPB)构建公务员报考行为意向理论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并对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当前公务员报考热的原因,为我国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作者:
司晓悦;沃丽梅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