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福利制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即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镇职工所享受到的无所不包的福利待遇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需求来设立福利项目的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中国的福利制度不再是寻求一种平均主义的利益分配模式,而是要在追求效率、实现利益适当分化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公平。具体到福利行政领域,它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哪部分人能够成为福利的受领人这一问题。就福利受领人资格识别的内容来看,它包括识别程序和实质资格两部分。就中国福利受领人的资格识别程序的具体规定来看,它大致包括当事人申请、审核、公示三个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行政机关在资格识别中居于主导地位,当事人则处于从属地位。他们很难对行政机关的资格识别行为提出异议,并且法律也没有相关的程序保证当事人提出异议。另外,法律对入户调查是否需要经过当事人同意、邻里访问应当访问哪些内容等内容都未作具体规定。就福利受领人资格识别的实质资格来看,中国相关制度作出了一定的规定。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