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 庄子面对人生两难的思考及历代回应

庄子面对人生两难的思考及历代回应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人生两难问题主要在内七篇中提出。在《人间世》篇庄子提出了人活在世上在一些特定事件中所面临的“危身”与“危国”的两难选择,在《山木》篇提出了人以有用还是以无用的方式更好地存活于世上。面对人生的两难,庄子的应对方式是不强化、不偏执于某一人生难题中的一端,而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虚以待物”,顺任自然。相比于原始儒家和《庄子》外、杂篇作者,庄子提出的人生两难及其应对方式更接近我们文明社会的生活常态。庄子所面对的人生两难实际上反映了人的自由度和社会生存处境问题。历代的解庄者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回应。
【关键词】庄子; 人生两难; 虚以待物
引言:

【引言】《庄子》所涉及的人生两难问题主要反映在内七篇。庄子在《人间世》篇提出了人活在世上在一些特定事件中所面临“危身”与“危国”的两难选择; 在《逍遥游》、《人间世》等篇提出了人以无用而不是有用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存活于世上,因为以无用的方式存活于现世可以更好地远离祸害,但这样的选择在外篇《山木》篇的一个故事中遇到了相反的结局: 会鸣叫的大雁性命被保留、不会鸣叫的大雁却被宰杀。《山木》篇的这个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人生面临两难的困境: 人究竟以有用还是以无用的方式存活于世上?

作者:
包兆会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