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 Social Scie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建构与传播要认清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的现实,应该从整体战略构建、跨文化差异研究、跨文化多重传播、特色话语体系建设、国民素质的提升、综合传播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强工作,还要避免形象虚幻化、传播形式化、认知框架传统化、交流输出意识形态化、话语表述他者化、形象打造浮躁化等方面的误区,更好地促进中国国家形象的跨文化构建与传播。
【关键词】 国家形象; 跨文化; 建构; 传播; 媒体;
引言:

【引言】一般说来,国家形象是“世界范围内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体认知和印象的抽象表现”,是“一个主权国家和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所展示的形状相貌及国际环境中的舆论反映”,是“国际社会公众对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杨伟芬,2000:25)(胡晓明,2011:23)(梁晓波,2013:114)。国家形象的建构,除了亲身经历以外,更多的是依靠传播建立起来的,其形式可分为国内传播和海外传播,后者对于国家形象的传播更为重要。其基本内涵为“作为一个系统的国家发出的信息通过特定的国际信道传送、被加工并最终形成国家形象的过程”。(张毓强,2010:83)换句话说,一国形象的海外传播指的是国家形象在海外不同国家中的传播,会涉及多个国家和语言,所以,又被称为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作者:
梁晓波
作者单位: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科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