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青青陵上柏》的作者与作年辨

《青青陵上柏》的作者与作年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向来是汉魏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各种观点异彩纷呈。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掀起文学界的波澜,推进了汉魏古诗研究的进程。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提出其作者为东汉无名氏,这也是20世纪以来最为流行的主流观点。从《青青陵上柏》描写的内容来看,其作者也应当是东汉末年无名氏,在没有新材料的情况下否定《青青陵上柏》为东汉之作恐非易事。其作者应是一位出身社会中层的士人而不是曹植,其诗作生动记录了东汉末年社会危局及士人心态。
【关键词】 《青青陵上柏》; 《古诗十九首》; 汉魏文学; 《后汉书》; 曹植;
引言:

【引言】《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向来是汉魏文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从时代着眼,学术界有两汉说、西汉说、西汉末年说、东汉说、东汉末年说、曹魏说等不同观点; 从作者着眼,有无名氏说、枚乘说、傅毅说、蔡邕说、王粲说、曹植说、曹彪说等不同说法。20 世纪以来,最为流行的是东汉末年无名氏之作,此说由梁启超等学者倡导于前,各种文学史著作呼应于后,成为一种通行的主流观点。详情可参阅欧明俊《〈古诗十九首〉百年研究之总检讨》。近年来有两本书打破了20 世纪以来的成说,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一本是木斋的《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一本是美国学者宇文所安的《中国早期古典诗歌的生成》。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存在于复制状态中并通过复制而为我们所接受的诗歌系统。“我们根本找不到任何———除了五世纪的猜测之外———表明‘古诗’的年代早于建安的确凿证据。”木斋认为: “汉代的五言诗,还仅仅是涓涓细流,尚未进入到五言诗的成立期,而仅仅是发生期,十九首乃是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木斋进而认定《古诗十九首》中大部分诗歌是曹植之作。按照木斋和宇文所安的认识,大家兀兀所营之汉魏古诗版图,不仅虚空,原为徒劳。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汉魏古诗的作者和时代问题最终要依赖于考古发现。此前,我们的研究都是从不同角度作出的推测。在没有出现考古证据的今天,木斋和宇文所安的著作掀起的波澜,足以引起学界的重视和讨论,从而会推进汉魏古诗的研究进程。

作者:
孙明君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