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习与探索杂志 > 超越现代性何以可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反思

超越现代性何以可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反思

学习与探索杂志
Study & Exploratio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超越现代性,既折射出现代化进程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只要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新型关系,超越现代性是完全可能的。但这些新型关系的"泛文化性"和"无根基性"决定了它们只不过是现代性局限的单纯反向放大或矜持外推的结果,因而其对现代性的超越是否具有历史现实性,同样值得反思。
【关键词】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
引言:

【引言】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 尽管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矛盾由来已久, 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兴起才真正意味着对现代性的反思及其超越时代的来临。正如美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格里芬所指出的: 后现代主义是“ 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 。后现代主义提出要实现对现代性的反思及其超越, 不仅在于要揭示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的复杂矛盾,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试图解决这些矛盾。可以说, 超越现代性既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标志, 也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目的。本文试图从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反思出发, 探讨一下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超越何以可能。

作者:
崔伟奇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北京100029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