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海外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学史写作

海外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学史写作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更加注重扩大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变成了一件自然和应该之事。而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状况非常复杂,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很艰难。中国当代文学在英语国家和德语国家的翻译存在着差别。海外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顾彬的中国文学研究与翻译也有一个复杂的发展与转变过程。他提倡有个人思想的“不同”的中国文学史写作。
【关键词】顾彬;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史; 海外传播
引言:

【引言】我们现在的文学世界很奇怪: 好像只有长篇小说才是文学。诗歌在边缘化,话剧不存在,散文也不存在; 短篇小说卖不出去,中篇小说市场不好。无论是美国、德国、中国,都是这样。中国当代文学有一些好的小说,但有的到底是长篇还是中篇小说仍然值得争论。另外一些在世界上非常有影响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对我个人而言不是“高度”的白酒,恐怕有点像“黄酒”———我不喝低度的黄酒,对我的阅读刺激不大。今天的中国正变得日益强大,所以会更加注重扩大文化影响力,这也是很自然和应该的事。中国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当代文学在海外的状况,虽然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复杂和艰难的。我的学生刘江凯在波恩大学留学期间,经常和我讨论中国当代文学的问题,他的许多观点与我并不一致,但这样的交流更有意思。他在博士论文《认同与“延异”: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接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出版,请我写了序) 中提出了一些有意思也可以说是大胆的观点,值得思考: 比如他认为被翻译成其他语言的文学作品仍然属于中国文学,所以应该把“海外接受”纳入到20 世纪中国文学史( 不论是现代或者当代)的写作视野里。他认为这种海外视角将会从材料、方法、写作理论模式、结论等方面对现有文学史写作产生影响,也可能出现原来不曾注意的新问题,等等。[1]那么海外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学史写作状况如何呢? 也许我下面的讨论会和刘江凯博士论文中的观点形成一种对话。

作者:
顾彬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