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论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

论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20 世纪90 年代产生于英国的一门新兴产业,它与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村落是传统文化资源得以传承的重要空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地方和本土居民只重视产业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忽视了传统文化资源的人文价值,造成了创意产业和传统文化资源的离析与割裂。文章以山西省万荣县阎景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梳理村中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分析当地创意产业开发的优势与缺陷,进而提出古村镇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保护模式。
【关键词】古村落; 传统文化资源; 文化创意产业
引言:

【引言】文化创意产业是20 世纪90 年代首先由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该工作组对创意产业做了这样的界定: “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时至今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发展为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新兴产业,并且形成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2]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文化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它们是对立统一的。传统文化为创意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维之源,舍弃传统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传统文化能提升人们对创意产业的认同感; 创意产业则是推动传统文化提档升级、永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创意人才的智慧、灵感和想象力,借助高科技的技术优势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再提高。[3]村落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空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地方和本土村民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传统文化资源对古村镇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保护实践中,传统文化资源被挖掘整理出来之后,他们只注重产业开发带来的实利,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永久性效益,造成了二者的离析与割裂。坐落在山西省万荣县高村乡的阎景村就是这样,文化创意产业脱离了它所依托的村落文化空间,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被边缘化。因此,本文以阎景村为研究对象,梳理村中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分析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优势与缺陷,进而提出古村镇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保护模式。

作者:
段友文 王禾奕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