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对能源市场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量消耗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使中国在2006 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1], 特别是工业以占全国40.1%的GDP 消耗了全国67.9%的能源, 排放出全国CO2总量的83.1%[2]。随着中国在哥本哈根所作承诺的逐步履行和《“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颁布实施,中国工业以高能耗、高排放为主的传统增长方式将面临越来越大的节能减排压力。研究工业如何在低碳约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紧迫性,而如何设计政策实现上述目标则成为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经济学中主要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Equilibrium,CGE) 模型模拟节能减排政策对能源、环境和经济等3E 变量的影响, 以评价政策的有效性, 构建科学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常替代弹性(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CES) 生产函数由于形式灵活,被广泛用于刻画CGE 模型中的生产者行为。但通过回顾以往文献,发现CGE 模型中函数形式的选择及替代弹性的取值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任意性(表1),这也导致CGE 方法备受质疑,如何科学地设定函数形式和度量替代弹性就成了模拟结果科学与否的关键。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估计CES 函数。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