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随着公司治理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媒体监督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作用越来越重要,例如蓝田、科龙、银广夏和安然等重大财务造假事件被揭开的过程中,媒体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2006 年1 月1 日证监会颁布实施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之后,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告了400 多个股权激励方案,部分方案已经付诸实施。股权激励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对管理层进行长期激励的重要方式。由于股权激励的实施涉及到广大股东的利益,因此公告股权激励计划会引起广大股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社会公众的关注点也正是媒体的聚焦点,特别是管理层滥用职权实施有损股东利益的股权激励方案的行为。例如一些媒体报道认为某些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设置了偏低的行权条件以便管理层能够轻松地获得股权激励收益,达不到真正的激励效果,不能提升企业业绩,反而有损股东利益。那么这些股权激励方面的负面报道能不能督促企业对自身的股权激励方案进行相应修订, 完善自身的激励管理机制,起到一定的公司治理作用呢? 希望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进一步丰富媒体监督的公司治理作用领域的研究。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