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灾难事件已经为中国的应急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2008 年汶川大地震中,由于交通和通讯设施的中断,救援物资的供应在救援早期呈现了很大缺口;同一年,中国南方地区发生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由灾害引起的交通阻塞使部分地区的生活必需品发生供应紧缺,导致物价飞涨。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对应急物资的管理和应用尚不成熟。相关研究及国际经验也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1 000~3 000 美元时, 通常是该国家或地区的公共事件高发期, 而当前中国恰好处于这一时期。因此, 在自然灾害及社会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的时期,加强国家的应急物资产业链建设及其风险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应急物资产业链的风险来源及防范策略研究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解决在灾害情景下物资供应不足的问题,进而提高应急物资的供应效率;其次,它有助于深化产业链的风险防范研究,丰富应急产业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再次,由于应急物资产业链是应急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风险分析有助于完善中国应急产业体系,推进应急产业的健康发展。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