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和内在特性

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和内在特性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征,也凸显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相对于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所能传播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相对于科技公共传播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也都是其碎片化的组成部分。基于对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发展和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特性的分析,描述了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分析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提出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六要素构成模型”,认为当代科技公共传播需要强化体系建设。
【关键词】科技公共传播; 发展图景; 碎片化特性; 六要素模型; 体系化建设
引言:

【引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在科学素质研究与调查和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推动之下,面向社会和公众的科技公共传播(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PCST)受到科学界、学术界及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对科技公共传播的功能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对科技公共传播实践做了新的探索,科技公共传播问题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政策议题,这促进科技公共传播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新阶段,科技公共传播领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点。科技公共传播的这种发展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做出新的概括,需要在发展上采取新的发展策略。本文即在概括和分析科技公共传播当代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基本特性和当代科技公共传播的发展策略。

作者:
翟杰全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