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城市清真拉面馆从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城市清真拉面馆从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城市清真拉面馆是穆斯林流动人口最集中的从业单位。上海清真拉面馆的经营状况总体较好,从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较低,从民族构成看,回族比例最高,其次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撒拉族等民族,大多数就业者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通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显示他们在上海城市适应总水平超过了50%,从不同维度考察,以文化适应维度最高,心理适应维度最低。研究表明,影响城市适应的主要因素是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网络和语言文化等方面。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城市适应; 清真餐馆; 上海; 穆斯林; 兰州拉面;
【基金】 国家民委科研基金项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及其测量研究”(2013-GM-03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促进社会融合提升城市化质量的目标与路径研究”(11JJDZH001)
引言:

【引言】城市清真拉面馆是穆斯林流动人口最集中的从业单位,拉面馆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在城市中的数量较多,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据最新统计,目前上海已有2000 多家清真拉面馆,其中绝大多数的名称是“兰州拉面馆”,从业人员有2 万多人。通过调查,上海清真拉面馆的从业人员主要来自青海和宁夏两省区,他们多为回族,也有部分维吾尔、撒拉和哈萨克等族的穆斯林。目前虽然没有形成少数民族聚居区,但是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了散居格局[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以后失去了原有的社会支持和关系网络,他们在城市适应状况如何?哪些是他们城市适应的主要障碍性因素? 如何有效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为此,我们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走访调查。

作者:
高向东;朱蓓倩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