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合同共同欺诈是指在合同订立或者履行过程中由缔约或者履约一方当事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一起对缔约或者履约另一方当事人进行的欺诈。在合同共同欺诈存在的情形下,缔约或者履约一方当事人是欺诈方,而另一方当事人则为受欺诈方,至于第三人则为协助欺诈方,且其还是按照欺诈方的要求来协助该人对受欺诈方进行欺诈。合同共同欺诈分为两种。一种是缔约共同欺诈,即存在于合同订立过程中的共同欺诈。关于这种合同共同欺诈从下述案例中可见其特点。1996 年,甲广告公司受丙贸易公司( 在明知丙贸易公司并不是生产与经营电脑的企业的情形下仍然接受后者委托) 委托分别于11 月20 日、11 月21 日、11 月26日、11 月28 日在乙报社所发行报纸的广告版上发布关于丙贸易公司自有品牌电脑“只送不卖”的商情广告。同年12 月1 日,丁某与同学戊某、己某来到丙贸易公司在广告中公布的经营场所进行选机试用。经丁某对丙贸易公司提供的样机进行观摩测试,决定试用一台586电脑,如试用满意再决定是否购买但丙贸易公司称,试用者必须先缴纳相当于购机全部价款的押金后,由公司仓库提取同样配置的全新电脑,然后进行拷机( 安装软件) 后才可提货。丁某当场将相当于电脑全部价款的8500 元押金交给丙贸易公司,并与其约定12 月4日提货。12 月4 日下午,当丁某到丙贸易公司的经营场所提货时,丙贸易公司已经人去楼空。为此, 1996 年12 月12 日,丁某以虚假广告为由将甲广告公司和乙报社作为共同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两者共同赔偿其直接经济损失8500 元及增加赔偿8500 元,并要求在乙报社报纸上公开更正其虚假广告,以向消费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1]。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