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分解与组合:侵权责任构成模式的法理思考

分解与组合:侵权责任构成模式的法理思考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司法界经过长期实践所产生的历史性成果,加强了法律对国民人权和法人利益的保护。长期以来,我国在认定、审理侵权责任的司法实践中,表现为"分解式"思维模式,并使之在审判习惯中不断强化。该思维在降低审理风险、提高审判效率上成效显著,但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对此,在确认侵权责任的思路上,辅以"组合式"思维模式,完善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性理论",并以此来对司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予以法理上的回应和矫正。
【关键词】 侵权责任; 法理研究; 分解式思维; 组合式思维; 法理矫正;
【基金】 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侵权责任的法理研究——基于法理学视角的(涉鄂)案例研究”(2013025)
引言:

【引言】我国《侵权责任法》2010 年正式实施。《侵权责任法》与《公司法》、《物权法》、《合同法》等完善了我国民事法律规范体系,以法典的形式诠释着《民法通则》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对侵权责任的构成予以法理学的思考,是我们认识和适用《侵权责任法》的前提,我们也就能在现有的司法实践规则( 即审判习惯) 中发现法学界和司法界对于确认、审理侵权案件的一贯思路。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该思路中的基本模式,凸显该模式的特点和缺陷。对现有思维模式的补充和矫正,不仅有利于推动侵权责任的法理研究,也有助于司法实践的深入开展。

作者:
龚培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