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统计数据显示, 2012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52%,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其中17%属于以农民工为代表的非城镇户籍,这就是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典型特征———“半城镇化”: 户籍在农村,就业在城市; 家属在农村,劳力在城市; 积累在农村,收入在城市; 根基在农村,生活在城市( 辜胜阻,2013) 。显然,“半城镇化”的社会代价是巨大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到:“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那么,在城镇化过程中作为主要群体的农民其市民化意愿具体如何?农民的这些意愿受哪些因素影响? 农民是城镇化进程的最终实施主体,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情况将直接决定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而政府政策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吸引农民自愿从农村走进城市。基于上述思考,结合来自武陵山片区的田野调查数据,通过考察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意愿情况,并分析影响他们迁居落户城市的决定因素,以揭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微观基础。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