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研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

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研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经济增长以及不断壮大的财政规模,使得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长效供给具备了社会及经济环境方面的可行性。但是,由于西部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与养老需求膨胀之间的矛盾,"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与西部农村养老均等化要求相去甚远等问题,导致这一制度的长效供给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保证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长效供给以实现社会养老服务的均等化,应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增加各方主体的筹资能力;加强宣传,提高西部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意识;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体现财权与事权相对等的原则。
【关键词】 均等化; 公共服务; 长效供给; 西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湘渝黔边区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研究”(10JJ2017);湖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11YBA260)
引言:

【引言】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社会养老问题的研究始终是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二者的区别在于国外对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更明确地表达了均等化的思想,认为促公平增福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终极目的; 国内研究主要是围绕政策的解读、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必要性以及目前试点中所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虽然国内的研究最终是为了农民能享受到基本的养老权以及增进社会福利,但总的说来,缺乏旗帜鲜明的均等化思想。结合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现实,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供给非均等化状态明显,特别是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缺位,导致了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指数与东部地区的差异仍在逐年增大。可见,构建西部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长效供给机制,以实现西部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保证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平等地享有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机会是社会养老均等化的核心所致。

作者:
李琼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