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中国“动物叙事”神话原型意象的当代衍生与类型梳理

中国“动物叙事”神话原型意象的当代衍生与类型梳理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对中国新时期以来相关动物题材创作中的"动物意象"及其类型特质进行考察,从神话历史根源的角度展开追本溯源意义上的基于动物原型意象的合理探求,注重其历史发展中的叙事流变进程及其在当代文学叙述中所呈现出的转承性特质,从类型学的角度对当代动物叙事意象选择中的拟真型、复合型与虚幻型三类主体叙述类型进行梳理,阐释形成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的主述类型模式的历史依据与情感维系。
【关键词】 原型意象; 动物叙事; 类型研究; 神话传说;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中国当代生态思想发生发展研究——以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动物叙事为考察对象”(2013SJD750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小说类型理论与批评实践”(09BZW014)
引言:

【引言】中国动物叙事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一种相对完备的叙述态势,并愈来愈引起大众的关注和青睐。作家们尝试从不同的层面去勾勒、描摹属于他们心中的独特动物形象,但细读这些异彩纷呈的当代动物叙事类型,不难发现,无论作家有意无意,都不可避免地陷入某种同化陷阱的尴尬与困窘,这并不意味当代动物叙事创作出现了集体滑坡的局面,相反,其背后蕴含着深层的内质原因与有迹可循的发展理路相维系,只有对其加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才能得以揭示事情的真相。正如荣格所言,动物的主题通常是人类原始本能的本质性象征[1]。追本溯源,左右作家整体创作思维与主述模式的潜在动因,正是源于动物神话历史根源中有关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出于“原始本能的本质性象征”的一种动物伦理理念,自然母题、原型意象、情感基质的表述及其一脉相承的悠久神话叙事传统等等。而本文立足于从原型意象的现代繁衍与类型传承这一主体向度来探讨古老的神话历史根源对中国当代动物叙事创作的潜在影响与价值规约,为当代动物叙事的主述模式类型的表达提供历史依据与情感维系。

作者:
陈佳冀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