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中国动物叙事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一种相对完备的叙述态势,并愈来愈引起大众的关注和青睐。作家们尝试从不同的层面去勾勒、描摹属于他们心中的独特动物形象,但细读这些异彩纷呈的当代动物叙事类型,不难发现,无论作家有意无意,都不可避免地陷入某种同化陷阱的尴尬与困窘,这并不意味当代动物叙事创作出现了集体滑坡的局面,相反,其背后蕴含着深层的内质原因与有迹可循的发展理路相维系,只有对其加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才能得以揭示事情的真相。正如荣格所言,动物的主题通常是人类原始本能的本质性象征[1]。追本溯源,左右作家整体创作思维与主述模式的潜在动因,正是源于动物神话历史根源中有关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出于“原始本能的本质性象征”的一种动物伦理理念,自然母题、原型意象、情感基质的表述及其一脉相承的悠久神话叙事传统等等。而本文立足于从原型意象的现代繁衍与类型传承这一主体向度来探讨古老的神话历史根源对中国当代动物叙事创作的潜在影响与价值规约,为当代动物叙事的主述模式类型的表达提供历史依据与情感维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