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融汇中西颂新“神”:论沈从文边城世界的“意识形态”

融汇中西颂新“神”:论沈从文边城世界的“意识形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沈从文边城世界的"意识形态"包蕴着传统桃花源"顺应自然"和西方乌托邦"征服自然"的双重因子,其东方式顺应自然观念以及相应的伦理价值对"科学"的阐释,不仅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既能实现其启蒙理想又能保持边城世界的牧歌性的新"神",也丰富了人们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价值理性的内蕴。沈从文采撷中西、两相乘除、优化融合而成的"向人类远景凝眸"的生存想象,显示了一位立足传统、容纳世界、与时俱化的优秀作家深广的思想视界。这个充满张力的思想视界无论对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还是对于现代性发展已经呈现出负面影响而寻求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的西方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 桃花源; 理想国; 边城世界; 意识形态; 思想视界; 沈从文;
引言:

【引言】作为人类向存在发问、遥望理想生存的载体,几千年来,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学脉系世世代代薪尽火传,不断增砖添瓦,构建起了各自具有本民族文化、哲学特色的精神栖居之所。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及其他相关归隐田园的诗文,就是如此———其精神家园的“模式感”如此之强,以至于成为影响后代作家心理精神结构的关于理想生存图景的荣格式“原型”。到了20 世纪30 年代,著名作家沈从文以小说《边城》及其湘西题材的小说、散文,生动地描摹出了一个天人和谐、抱朴含真的边城世界,与陶渊明的桃花源相隔千年,遥相呼应。但是,处于传统与现代交织、中西文化融合的转型时代的沈从文,基于边城世界的民族生存想象显然又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考量和思想视界。

作者:
张保华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