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姜夔书法与诗法的融通观照

姜夔书法与诗法的融通观照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umanities an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姜夔以"精神"、"风神"论书和以"气象"、"韵度"论诗,在根本上都是主体神采风貌的体现。诗书可观人之精神性情,创作者的涵养直接决定诗书的意格。作诗须含美刺义理,书写须依点画施设情理,诗书虽形式变化多端而义理法度不可乱。同时,他又主张不被重形式之今法所缚,精思悟入以自成一家。书论中笔法的萧散洒落、"尽字之真态"和诗论中的"天籁自鸣"、"无见乎诗",均通向了"自然高妙"的审美旨趣。在反对雕刻、"剥落文采"之后,最终形成了中和平淡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 姜夔; 诗法; 书法; 融通;
引言:

【引言】诗以语言造境,书以笔墨传情,二者的艺术形式与体制本为相隔; 然就其共同的“精神内核”而言,可谓二艺同道,相融相通。姜夔历经高宗至宁宗四朝,他虽终生未仕,却因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1]( 211) ,与萧、杨、范、陆等中兴诗人名士多有往来。①其诗论集中体现在《白石道人诗说》与两篇《诗集自叙》中,书论主要结集于《续书谱》,均受到后人推崇并产生深远影响。如清人潘德舆云: “宋人诗话,《沧浪》及《岁寒堂》两种外,足以鼎立者,殆惟《白石诗说》乎? 其说极简极精,极平极远,此道中金绳宝筏也。”[2]( 2131) 宋人谢采伯为《续书谱》作的序中称其: “议论精到,三读三叹,真擎书学之蒙者也。”[3]( 555) 对于在诗学与书法领域均产生重大影响的姜夔,后人在研究中却绝少注意其文艺思想的融通现象。本文即欲对其诗学思想与书法理论进行比较观照,以期深入把握其文艺观念。

作者:
杨万里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