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的转变及其影响机制分析

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的转变及其影响机制分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在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分析和文献研究以及理论探索的方法,探讨了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和家庭代际支持转变的内在机制以及对老年人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两代人居住形式上的分离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子女对老年父母所提供的支持,不能简单地将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变化等同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在中国,家庭成员仍是养老支持的主要提供者,但是家庭养老及其代际关系已经展现出了全新的样式。
【关键词】 老年人; 居住方式; 家庭养老;
引言:

【引言】中国传统社会,家庭作为老年人获得物质帮助、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的基本单位,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起了重要保障作用。在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或空间问题,也涉及老年人及其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郭平,2009:71),直接关系到老年人养老支持的获得。因此传统社会老年人与成年子女共居的居住模式得以世代沿袭。然而在现代社会,伴随人们家庭观念的变化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中国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的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父母和子女分开居住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针对人们居住方式的变化,国内学者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社会变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家庭养老模式,居住方式的改变又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对老年人居住方式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老年人居住方式变化的内在机制及其影响以及家庭养老模式的变迁。

作者:
姜向群;郑研辉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