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内外关于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研究颇多,研究领域涵盖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农村工业化水平的衡量,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农村工业化的区域差异和发展现状,农村工业化的正负面影响等等,且形成了一些较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1]关于村庄工业化的研究,较具代表性的成果仅有《中国村庄的工业化模式》,该书以理论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梳理了国内不同地区村庄工业化的不同模式。[2]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小城镇理论,后来中央又将其上升到“小城镇、大战略”的高度,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城镇化问题,已有的城镇化研究多是把小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镇等作为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方向,但除了杨卫[3]、李阿琳和段晓鹃[4],少有人把村域工业化带来的城镇化问题纳入研究视野。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农民市民化的历程[5]、城郊农民市民化的障碍[6]、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可能和路径[7]以及中国农民市民化的道路[8]等问题上。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