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农民市民化:中国10个著名经济强村实证研究

农民市民化:中国10个著名经济强村实证研究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在确立村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华北山区、华东和中南平原区、江南水乡等不同地域的10个著名经济强村的"三化"实现程度进行评估,探讨了村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理论和经验。著名经济强村的"三化"实践,在传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之外,开辟了农民就地工业化、城镇化和市民化的新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村域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村域发展; 工业化; 城镇化; 市民化;
【基金】 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招标课题“近现代中国农民发展:历史名村调查”;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2YJC840008)
引言:

【引言】内外关于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研究颇多,研究领域涵盖农村工业化的内涵,农村工业化水平的衡量,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农村工业化的区域差异和发展现状,农村工业化的正负面影响等等,且形成了一些较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1]关于村庄工业化的研究,较具代表性的成果仅有《中国村庄的工业化模式》,该书以理论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梳理了国内不同地区村庄工业化的不同模式。[2]关于城镇化的研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小城镇理论,后来中央又将其上升到“小城镇、大战略”的高度,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城镇化问题,已有的城镇化研究多是把小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心镇等作为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方向,但除了杨卫[3]、李阿琳和段晓鹃[4],少有人把村域工业化带来的城镇化问题纳入研究视野。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农民市民化的历程[5]、城郊农民市民化的障碍[6]、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可能和路径[7]以及中国农民市民化的道路[8]等问题上。

作者:
王景新;郭海霞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