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古希腊城邦政治与理性哲学

古希腊城邦政治与理性哲学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从哲学与实践之关系的角度来看,西方哲学的真正起源是古希腊的城邦政治,而非亚里士多德所谓"人的惊异"。通过考察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中的"逻各斯"观念、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辩证法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哲学与古希腊城邦政治之间的关系,力图表明,古希腊的城邦政治不仅是理性哲学的产生条件,而且是其理性品格和理论形态的塑造条件。
【关键词】 城邦政治; 理性哲学; 产生条件; 形塑条件;
引言:

【引言】城邦政治和理性哲学被公认为古希腊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成就,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是复杂的。最可引证这种复杂关系的莫过于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众法庭判处死刑这一历史事件。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现行城邦制度看作败坏哲学本性的根本原因,并致力于探求适合哲学本性的理想城邦。柏拉图认为,在现实的城邦政治和教育环境下,即使是那些最具哲学天赋的年轻人,其中也只有极少数“受神力保佑者”才有可能成长为真正的哲学家。通过把理论科学和实践科学,把“真理”的探究和“行动”的探究明确区分开来,亚里士多德似乎也就把哲学理论与城邦政治完全分离开来了。关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从哲学家们的专门论述以及从对哲学文本的阅读中所得到的答案似乎都是:一方面,人类的政治生活必须接受哲学的评判,尤其是,理想的政治生活只有在哲学的指导下才是可能的;另一方面,哲学就其本性而言是超越政治生活的,真正的哲学只有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之外才有可能产生出来。在本文中,笔者力图表明古希腊城邦政治与理性哲学之间的肯定的相关性,即城邦政治不仅是理性哲学的产生条件,而且是其理性品格和理论形态的塑造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古希腊的理性哲学在本性上就是政治性的。

作者:
郭世平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