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高校实践教学:内涵、特性与变革趋势

高校实践教学:内涵、特性与变革趋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高校实践教学是高校师生基于学习性与社会性的教学互动所推行的,与教材体系、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相互关联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的总称。实践教学是师生传接知识的实践方式,是师生认识和检验知识真理性以改造主观与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是师生认知、把握和评判教学实践对象的科学程式和有效方法。实践教学具有实践逻辑的优先性、实践思维的真理性、实践过程的互动性和实践价值的客观性四重特性。实践教学的变革趋势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实践教学活动的社会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国际化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化。
【关键词】 高校; 实践教学; 内涵; 特性; 变革趋势;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系统性研究”(11XKS016);广西教育厅项目(2010LSZ003)
引言:

【引言】实践教学是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以实践教学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1]。多年来,教育界有论者从传承实践知识、提升实践理性、优化实践策略与生成实践智慧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实践教学目标[2],有的从高校学科和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设置、要素构成来研究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问题[3],有的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外大学实践教学的经验特点、内容形式及过程环节进行了比较研究[4],不少论者基于学科和专业的论域对实践教学目标与体系的改革、创新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广泛探索①,上述问题的探讨深化了高校实践教学的认识和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教学实践的建设和发展。然而通过全面检视却发现,已有相关成果对实践教学的内涵、特性与变革趋势的研究却一直缺乏专门性与系统性的学理探讨,不利于教师进一步把握和理解高校实践教学的理论本质、实践特质和创新要求。本文试图对此论题进行挖掘和阐释,以期推动理论和实践向深度拓展。

作者:
杨勇;娄淑华
作者单位:
广西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