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藏边影像”:从“他者”窥视到主体表达

“藏边影像”:从“他者”窥视到主体表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Social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在藏边社会的研究途径中,影像研究是一种有独特价值的进入方法。从1900年至今,不同背景的影像作者在藏边地区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记录了很多特定时空中的真实事件与历史人物。以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藏边社会的影像文本为切入点,主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观察与研究。第一个时期是1900~1949年,即清朝末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的"闯入者的窥视期";第二个时期是1950~2000年,即"国家/精英视角的审视期";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年至今,即"藏边社会的自主表达期"。通过探讨不同时期的"藏边影像"所呈现的社会形态与文化图景,揭示这些影像背后的文化立场、创作方法与权力关系。
【关键词】 藏边社会; 影像民族志; 影像赋权; 主体表达;
引言:

【引言】从19 世纪末至本世纪的最初十年,藏边社会的变迁与转型甚为剧烈,因其复杂而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缘政治与民族生态,藏边地区———特别是云南、四川、甘肃、青海诸省的藏人聚居区,往往成为西藏文化与周边文化,有时甚至是异国文化接触碰撞的锋面。在一个多世纪的文化交融过程中,有关藏边地区人文风物、民俗信仰、劳作生计等内容的影像作品亦多有留存,累积至今,正可以看做是记录藏边社会变迁历程的一部视觉史册。统而言之,百年以来的“藏边影像”或可分作三个阶段进行观察与研究。第一个时期是1900~ 1949 年,即清朝末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笔者称之为“闯入者的窥视期”; 第二个时期是1950 ~ 2000 年,可以称作“国家/ 精英视角的审视期”; 第三个阶段是从2001 年至今的十余年光景,姑且称为“藏边社会的自主表达期”,尽管这种影像表达尚处在萌芽阶段。本文即以近百年来“藏边影像”的创作活动与影像文本作为切入点,简述不同时期“藏边影像”所呈现的社会图景,揭示这些影像背后所支撑的文化立场、拍摄意图以及镜头两造的权力关系。

作者:
朱靖江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