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学术论坛杂志 > “思”辨—身体思维的内在机制分析

“思”辨—身体思维的内在机制分析

学术论坛杂志
Academic Forum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我们不应把"思"仅仅归功于大脑,而忽视整个身体对思维的作用。思维不是一种独立于身体活动的先验逻辑能力或纯粹的主观意识,而是在有机体能够寻求和处理世界的信息时就已经具备的一种功能,一种根植于身体场的生成性活动。身体是积累和储存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的信息库,是持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身体场,它孕育和催生着所有形式的思维。正是独特的身体结构、生存意向、生命冲动、感知能力、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意志力、直觉、多层次的意识结构、灵活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共生性等共同构成了"思"的源泉。
【关键词】 身体场; 身体思维; 意识阈;
引言:

【引言】与形而上学的身心分裂、脑体分裂的观点不同, 我们认为一切“ 思”都源自整体性存在于世的身体。身体不但是积累和储存人类经验、认知图式和知识型的信息库, 也是产生、发展和更新人类实践经验、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动力场。正是具有物质结构、心灵结构以及与周围环境产生共生性的身体场蕴藏着人类“ 思”的一切秘密。显然, 这里似乎触犯了有关思维的三个常识性的观点: 思维是超逾自然之外的心灵活动, 与自然态的肉体无关;思维是由人脑发挥作用的认知功能, 与躯体无关;思维是有意识的认识活动, 与无意识的身体无关。下面我们就借助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展开对身体思维内在机制的分析。

作者:
唐涛;张之沧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