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论网络游戏暴力与暴力指数的构建

论网络游戏暴力与暴力指数的构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网络游戏暴力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网络游戏暴力的根源是游戏设计者的暴力观,网络游戏暴力违背了人类的基本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玩家和社会产生了特定的消极影响,但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存在具有客观性。基于网络游戏暴力观和访谈结果,可从网络游戏主题内容的价值导向、玩家可采用的游戏规则、游戏呈现的潜在伤害三个方面进行科学评估,进而整合为网络游戏暴力指数。文化管理部门可依据暴力指数对网络游戏产品进行评级管理,同时对网络游戏消费者进行必要宣传、教育和引导。
【关键词】 网络游戏; 暴力观; 暴力指数; 价值导向; 游戏规则;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11JZD006)
引言:

【引言】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及其伴发的社会问题也逐步增多。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络游戏用户数已经达到3.36亿,其中18岁及以下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5亿。Buchman和Funk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流行的电子游戏都带有暴力成分,暴力电子游戏成为大多数玩家的偏好,青少年偏好的电子游戏中带有暴力的占50%①。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游戏越“刺激”参与的人数就越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学生逃学、校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等②。正是由于网络游戏对玩家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巨大影响,以及对社会和网络文化的冲击,网络游戏中的暴力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急需对其进行研究、引导和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指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2009年达310.8亿元,预计到2012年可至686.2亿元,全球市场占有率为46.9%③。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意味着网络游戏的社会影响面也相应扩大,同时,有些网络游戏的暴力程度持续升级,网络游戏的暴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必须严肃面对的社会问题。

作者:
佐斌;黄永林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