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论晚明的图书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论晚明的图书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在晚明血缘、地缘、阶层的限制被不断打破,社会流动性不断扩大的趋势下,图书出版业繁荣,人们对于阅读有强烈的需求,读者群体不断扩大。在这种庞大的信息载体、信息传播者与受众群体的共同作用下,图书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与工具,围绕图书的编写、流传和阅读,晚明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网。相较于传统的经史子集,较为另类的时事小说、官员编书、妖书等几种图书形式更能体现当时舆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见证并推动了晚明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展。
【关键词】 晚明; 图书; 信息传播; 社会舆论;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世知识群体的专业化与社会变迁——以史家、儒医、讼师为中心的考察”(12JJD770018)
引言:

【引言】晚明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形成,舆论传播的空间市场和消费需求逐渐产生。晚明时人很善于利用各种方式和工具营造舆论、表达意见,影响政治和社会生活,丰富的信息和活跃的舆论成为晚明的典型特征。空前繁盛的图书出版业在舆论传播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图书“本质上是一种传播媒介”,“实质上是人类文化的、精神的符号交流系统,是人类凭借组织编码的有序语义信息的文本,传播人类信息的重要传播媒介”, “承担着传播知识及文化的重要使命,既要在空间领域实现共时性传播,又要在时间范畴实现历时性遗传”①。在晚明血缘、地缘、阶层的限制被不断打破,社会流动性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图书出版业繁荣,人们对于阅读有强烈的需求,于是图书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围绕图书的编写、流传和阅读,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网。

作者:
刘中兴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