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物流业与各产业间的融合互动愈发重要。目前, 相关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关系及产业波及研究, 主要采用投入产出法[ 1] 、VAR模型等[ 2] ;二是物流业与细分产业的关系研究,其中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两业联动研究最多, 可分为三类:(1)联动机理研究, 主要从核心竞争力理论[ 3] 、交易费用理论[ 4] 、博弈论[ 5] 、生态共生理论[ 6] 等视角来阐释两业联动发展的理论基础;(2)联动内涵研究[ 7-8] , 分析两业联动的形式、现状、制约因素和对策;(3)联动实证研究, 方法有相关性分析、协整检验[ 9] 等。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物流业的性质和地位,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1)物流业联动产业的研究视域偏窄, 基本局限在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业、金融保险业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农产品物流、能源物流等面临发展瓶颈,亟需拓宽物流业的产业联动范围;(2)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内涵较为单一, 大多局限于制造业的物流外包层面, 很少考虑到物流业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装备采购等方面对制造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基本停留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单向而非双向的研究范畴;(3)缺乏有效的联动强度测算方法, 大多将联动产业在某些指标上(如货运周转量)的相关系数近似为联动强度, 但相关性的偶然因素很多, 这种“近似”显然不够严谨;(4)对联动关系中的主导产业关注较少, 亦缺乏定量测定。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尝试做一些创新性的探索, 主要有:(1)利用投入产出法将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联动范围拓展至农业、商业等其他产业;(2)借鉴“垂直专业化”思想, 建立基于供需关系的联动强度测算模型, 并将传统的双向联动关系细分为两类单向联动关系;(3)根据我国及OECD国家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 分年份、国家和地区测算和比较我国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水平, 并根据联动产业间的供需依赖性差异, 定量确定物流业与相关产业在联动发展中谁占主导地位。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