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人文杂志 > 精神现象学对先验哲学的超越

精神现象学对先验哲学的超越

人文杂志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 本文认为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对康德的先验哲学的超越。本文从对康德的先验理性的批判入手,展示了黑格尔超越内意识形而上学的现象学思路。遵循笛卡尔为近代意识哲学奠定的自明性原则,康德将现象与物自体的分裂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物自体不可知,知识只关乎现象界,知识的根据归于先验理性(主体自我意识),满足于主观有限的认识。而黑格尔一反意识哲学的清晰性、自明性原则,认为意识经验(现象)得以可能的根据正是理智意识不能清晰、自明地把握的物自体。物自体(绝对、存在——精神)就在现象中,通过现象开显自身。绝对降临意识,使得意识与精神之间有了明暗的实在关系。意识得以可能的根据就是作为其真理性尺度的精神,这种真理性自身是意识之光由之发出的玄暗。绝对精神(物自体)开显、创造、显现现象,这种开显、创造活动就是存在的事情,存在的事情(人类历史)及其事后的觉解就是存在——精神的澄明,就是真理性自身。
【关键词】 意识; 现象; 精神; 存在;
引言:

【引言】我们通常将德国古典哲学视为近代认识论(意识哲学)转向的集大成者, 把思存关系的反思提升到规律原理的层面, 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原理中为思想的客观性奠基。这当然不错, 但并非只是如此, 德国古典哲学中还有另一重要的维度或倾向, 即力图冥合(消解)主客关系的逻各斯的肉身化。正是这一倾向, 酝酿着从近代认识论(意识哲学)向现代现象学与存在哲学转向的契机。这个倾向, 正是在黑格尔对康德先验唯心主义的批判中奠定的。黑格尔通过“现象学”的“开显”、“显现”的方法, 实现了存在论对认识论的消解。

作者:
杨晓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