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网站地图
 
 
首页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中韩早期电影“对照记”1930 年代银幕的东亚想象

中韩早期电影“对照记”1930 年代银幕的东亚想象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
查看全文
摘要:
【摘要】21 世纪以来发掘出来一批1930 年代的韩国电影,其题材、主题、风格与同时期的中国电影创作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即通过电影这种现代性媒介表现“反现代”主题。《迷梦》、《渔火》、《军用列车》是三部具有代表意义的韩国早期电影,将之与同时期中国电影创作进行对照研究,可探讨双重视角下早期电影东亚想象的银幕表现。
【关键词】早期电影; 韩国; 中国; 东亚想象
引言:

【引言】21 世纪之初,中国电影资料馆陆续发掘出一批早期电影,在韩国电影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部分作品在第11 届釜山国际电影节“韩国电影回顾展”( Korean Retrospective)集中展映,包括一度被认为韩国历史上最早有胶片资料记录的电影《迷梦》( SweetDream, 1936 年,梁柱南) 和第一部亲日电影《军用列车》( Military Train,1938 年,徐光霁) 。①几乎在同一时段,还有以表现底层大众悲惨命运的家庭伦理剧《渔火》( Fisherman’sFire,1939 年,安哲英) 与观众见面。这些带给韩国学界惊喜的影片要么直接由日本电影公司拍摄,要么由日本电影公司协助拍摄,因此都使用日文字幕,部分电影中还有日本演员参与演出。因日本全面侵占朝鲜半岛,许多人逃亡海外时带走了一部分拷贝,这批影片也随之散落于世界各地,直到新世纪后才陆续被重新发现。[1]91需要说明的是,自1910 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上述作品或许以“日据朝鲜半岛电影”命名更为准确。而本文之所以使用“韩国电影”概念笼统指代,原因有二: 其一,影片的导演均出生在今天的韩国首尔; ①其二,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编写的《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将其划归入韩国电影行列。

作者:
聂伟;朱青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

知识产权声明 | 服务承诺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充值中心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电子邮件:journals@188.com   备案号:辽ICP备14002692号-1
友情链接:万方数据库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